大美中華,地廣物博,讓我們一起探秘各地非遺風物,賡續(xù)匠心傳承技藝
緙絲是我國傳統(tǒng)絲綢藝術品類之一,也是一項古老而輝煌的紡織工藝,素有“一寸緙絲一寸金”的美名。關于緙絲最早出現(xiàn)的時間,學術界目前尚無定論,不過,通過多次在各地墓葬中出土運用緙織工藝的織品這一事實推測,至晚在商周緙織技藝就已經(jīng)出現(xiàn)。緙絲利用的是“通經(jīng)斷緯”的織法,以素色蠶絲做經(jīng)線,以彩色絲線為緯線,經(jīng)線貫通整幅織物,緯線依照圖案及顏色要求與經(jīng)線交織,用小撥子打緊緯線而不用筘。織物本身通經(jīng)回緯,但是緯線分色塊與經(jīng)線交織并拉緊,充分覆蓋于織物上部,其表面實際不露出經(jīng)線,卻又能在花紋與素地、色與色之間呈現(xiàn)一種斷痕形象,如雕鏤鐫刻,故也稱刻絲。
緙絲瑤池吉慶圖軸?故宮博物院藏
朱啟鈐在所著《絲繡筆記》中對緙絲的相關史料作了全面系統(tǒng)的整理。在“紀聞二·緙絲”中,他開篇引用了宋人莊綽在游記《雞肋篇》中的描述。這篇游記是莊綽在南北宋迭代戰(zhàn)亂之際流離各地的所見所聞,以細膩翔實的筆觸記載了各地的風俗,其中記述“緙絲”工藝說:“定州織刻絲不用大機,以熟色絲經(jīng)于木棦上,隨所欲作花草禽獸狀,以小梭織緯時,先留其處,方以雜色線綴于經(jīng)緯之上,合以成文,若不相連,承空視之,如雕鏤之象,故名刻絲?!倍潭處拙洌瑢⒕~絲的工藝特點描寫得清晰生動。
歷史起源
緙織技藝最早出現(xiàn)在中亞等地區(qū)的毛織物上,這種毛織技藝在青銅時代晚期到鐵器時代晚期得到迅速發(fā)展,在中國新疆地區(qū)被大量發(fā)現(xiàn)。代表性出土地有新疆小河墓地、新疆吐魯番洋海墓地、新疆且末扎滾魯克墓地二期,時間為公元前17世紀青銅時代至1世紀之間的鐵器時代早期。這些墓地均出土了以幾何紋為主、動物紋樣為輔的羊毛緙織制品,而且各墓地之間均有極為明顯的關聯(lián)性,說明早期的緙織技術與藝術曾在阿爾泰南北得到過充分的交流。而且,這種交流在漢晉時期的新疆,仍然得到了延續(xù)。從出土文物考證,用絲線制作的緙絲制品最晚到唐代初期就已出現(xiàn),在今新疆、青海、甘肅地區(qū)的唐代墓葬里均有發(fā)現(xiàn)。
通過比較新疆小河墓地出土的緙織羊毛腰衣(夏商時期)、新疆扎滾魯克墓的動物紋緙織羊毛帶(漢代—西晉)以及阿斯塔那舞女俑緙絲腰帶(唐代)、京都正倉院幾何紋緙織帶(唐代)幾件出土文物,可以看出這幾件作品均采用通經(jīng)回緯平緙技法,在素色底子上以挖梭方法織出幾何紋樣,技術完全相同,所不同的僅為所用原材料。其中,前兩件為羊毛織物,后兩件為桑蠶絲織物。兩種不同原材料的緙織效果各有特點,但從相對用工看,緙絲織造所需要工時是毛織物的數(shù)倍,因羊毛纖維相對蓬松,緯線容易打緊,緯線顏色輕易就能完全覆蓋經(jīng)線,而絲線與羊毛纖維相比纖度細,織造同樣面積圖案所需緯線數(shù)倍于羊毛,因此在費時的同時,織物的細膩程度與色彩層次可以更為豐富。但從早期織物看,緙絲的這一優(yōu)勢并未顯示出來,緙絲織物還處在模仿羊毛緙織物的階段。
新疆小河墓地出土緙織羊毛腰衣(夏商時期)(復制)
新疆扎滾魯克墓動物紋緙織羊毛帶(漢—西晉)(復制)
阿斯塔那舞女俑緙絲腰帶(唐代)(復制)
京都正倉院幾何紋緙織帶(唐代)(復制)
工藝發(fā)展
緙絲技藝隨回鶻人進入中原后,北宋時期開始由漢人工匠習得并用于實用品。唐末宋初較長時間內(nèi),無論是實用服飾或高端書畫裝裱用緙絲,基本為幾何紋樣及抽象動物紋樣,以平緙加勾線的手法緙織。從北宋《紫鸞鵲屏》等作品可看出,其緙織技法只限于平緙與勾邊兩種手法,尚未發(fā)現(xiàn)作品中有中國畫水墨色彩暈染效果的表現(xiàn)手法出現(xiàn)。但此時的緙絲作品與唐初的幾何紋樣緙絲已有較大差別,作品內(nèi)涵更為多元,制作手法更為細膩,用色更為豐富。
北宋紫鸞鵲屏(復制)
緙絲發(fā)展到宋徽宗時期,裝裱用緙絲產(chǎn)量增多,品質(zhì)越發(fā)精良,開始出現(xiàn)摹緙書畫的緙絲作品。特別是由于絲線相比書畫作品,墨筆的筆觸更顯細膩,我們從傳世作品中,可以看到作為藝術作品的緙絲制品,緯線最高可以達到每厘米緯密120根至160根絲線,通過緯線合花線工藝及長短戧等各類工藝的自然暈色,可以完美體現(xiàn)畫稿中色彩的微妙變化,方寸間的繁復換梭,能夠優(yōu)美且忠實地再現(xiàn)名作的形、色、氣、韻,再加上絲綢本身的優(yōu)雅與精細,使緙絲作品呈現(xiàn)出特有的肌理效果。宋徽宗認為,緙絲書畫在某種程度上勝過書畫,贊譽其“要知應是宣和物,莫作尋常黹繡看”。
比如宋代《緙絲包首仙山樓閣》,從局部細節(jié)可以看到作品人物衣領上出現(xiàn)了繞與結并用的緙織工藝,樓閣柱子豎線運用了子母經(jīng)效果,人物領、袖出現(xiàn)了以合花線表達色彩過渡效果的全新的工藝。合花線的運用為緙絲摹緙書畫作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,使緙絲臨摹書畫作品時,水墨暈染效果得以實現(xiàn)。
宋代緙絲包首仙山樓閣(復制)
宋代緙絲包首仙山樓閣局部(復制)
由于得到帝王的首肯,更多宮廷畫家和院體畫家涌向緙絲,使這門技藝在宣和年間擺脫了實用工藝的標簽,而蛻變?yōu)闀嬎囆g。如同書畫,南宋緙絲作品上首開緙織工匠名字落款的先例。
兩宋迭代之際,緙絲工藝在蘇浙等江南一帶得到進一步發(fā)展。在南宋初期,出現(xiàn)了朱克柔和沈子蕃等諸多緙絲名家。他們的緙絲作品脫離工匠織造的范疇,其織造要求不單以精細準確為標準,更注重追求摹畫的藝術創(chuàng)作。合花線技術與各類戧緙工藝也在這個時期被充分應用。合花線是中國獨有和原創(chuàng)的技術,比如織一朵牡丹花瓣,從大紅到白之間,要逐步過渡,一般紡織是用過渡色塊來逐級褪暈,而合花線技術可以做成漸變。它用不同顏色的絲線絞捻在一起,仿佛繪畫中調(diào)色,所以明代畫家董其昌也稱緙絲為“以梭代筆”。
南宋朱克柔牡丹圖(復制)
這件緙絲作品為一朵盛開的粉色牡丹由黃綠色莖葉襯托,富麗嬌艷。牡丹花頂端獨大,花朵飽滿端莊,葉片顏色斑駁錯落,顯得花色更加明媚,左下角緙“朱克柔印”。整幅作品以長短戧緙織技法及合花線工藝,將牡丹花瓣和花葉用同一色系卻深淺不同的顏色相互穿插緙織,顯現(xiàn)出自然暈色的效果。
緙絲在唐代還沒有合花線技術時,只能織幾何圖案,多用來做腰帶。到北宋,隨著院體畫派的發(fā)展,緙絲開始采用國畫來做底稿,合花線技術能逼真地表現(xiàn)出筆意的濃淡,尤其是到了南宋,以朱克柔為代表的緙絲藝人,運用長短戧、包心戧、鳳尾戧、木梳戧等種類多樣的戧緙工藝手法,結合合花線的運用,使緙絲技藝的表現(xiàn)力達到了巔峰,使得緙絲真正從紋樣制作躍升為藝術欣賞品。故明代文震亨在《長物志》中,將緙絲與刺繡歸入書畫類,不再當成紡織品。但在當時的審美背景下,宋代緙絲很少有大幅的圖案繁復的作品問世,就像宋代畫作一樣多為小品形式。
明清兩代的緙絲技藝逐步走向?qū)I(yè)化,工藝水平進一步提高,所作緙絲制品已不再受幅寬的限制,可以根據(jù)作者的意圖隨心所欲,開始出現(xiàn)一些較大的作品。明代的《緙絲趙昌花卉手卷》、清代的《欽定補刻端石蘭亭圖帖緙絲全卷》即是其中的突出作品。
明代關公像(復制)
關公須髯合花線細節(jié)
這件緙織人像作品,人物五官是最為傳神之處,人物面部采用長短戧等戧織工藝來表達豐富的層次。最值得一提的是須髯部分合花線的運用,因須髯為豎向圖案,緙織須髯這樣密集的豎向線條時,緯線常常需要不到1毫米就斷開,更換不同的深淺絲線,如此反復,常常旬月才得以完成一段須髯。
緙絲的大件作品,更是極為考驗創(chuàng)作者心性。許多大件作品,往往需要匠人歷時數(shù)年甚至數(shù)十年時間才能完成。所以許多時候,緙絲的珍貴,不僅在于技藝精妙、工藝繁復以及氣韻生動,或是因為曾經(jīng)的皇家御用身份,還在于其繁復精細的織造工藝中蘊含著緙絲藝人們沉甸甸的光陰。